測定超聲波速度時,測定媒質中的超聲波波長,另以電系測定周波數(頻率),據而求聲波。欲直接測定聲速時,測定音波的傳播時間即可。
(1)用超聲波干涉計測定波長
此裝置由pierce設計,媒質為液體時,圖2.17為最常用者之一。平行容器下部的水晶振動子Q設置反射板R,此反射板可藉測微計的螺絲M上下微動,反射板與振動子的距離每成半波長的整數倍,即形成駐波,例如在真空管的屛極與柵極間連接反射板時,屛極電流每隔超音波的半波長變化,可從反射板的移動量精密求得半波長。此方法主要用于周波數1MHz以下的超音波。此現象是1932年Debye-Sears及Lucas Biquard分別獨立發見,在圖2.18的裝置,光源L發出的單色光在細縫Sp集光,通過OI后,成為平行光線。超聲波借水晶振動子在垂直光的方向發射,在超聲波振動的腹與節之處,對光的折射率不同,波長短時,作用如同平面格子,在幕S上得光的繞射像。
設光波長λ1、超聲波波長λ,即θn次的繞射角為
由此可求,氣體中的折射率變化小,不用此法,廣用于液體及固體中,精度約±1%,圖2.19是在二甲苯液中發射超聲波時的繞射光譜,(a)(b)(c)分別為第1,3,5,次光譜。